大洋新聞 時間: 2014-08-23來源: 信息時報
  信息時報訊(記者 劉宇雄) 在8月20日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的公安交通管理代表重點建議督辦工作情況通報會上,一項關於“規範交通違法拍攝點設置”的建議備受關註。這份建議中指出,目前廣州市內多個路段存在“部分道路交通違法拍攝點分佈不明晰,拍攝點過於隱蔽、過於頻密”等問題,市交警部門會上回應9月底前將統一清理,明確標識。昨日記者走訪廣州市內多個主幹道調查發現,電子眼、警示標誌被遮擋等問題依然突出。記者獲悉交警部門對於一些路段已經撤掉了部分過密的攝像頭。
  攝像頭和標識多處被遮擋
  市人大代表葛自丹在建議中指出,目前大多數拍攝點沒有做到類似明顯的事前提醒,特別是許多拍攝點隱藏在天橋下、上下坡、樹蔭下。
  記者昨日在東風路多處路段看到,很多電子攝像頭都安裝在橫跨馬路的人行天橋底下,但天橋上的花卉生長茂盛,不少已經明顯遮擋了電子攝像頭以及“拍攝路段”的警示牌。在東風中路501號附近的人行天橋上,杜鵑花幾乎把攝像頭以及警示牌全部遮住了,不停下來仔細看,根本看不到這裡有攝像頭以及警示標識。
  記者在海珠區的新港西路中山大學站附近路段發現,攝像頭及警示牌被樹木以及人行天橋花卉遮擋的問題同樣存在。
  記者隨即採訪了幾名司機,他們均表示攝像頭以及警示標識“藏起來”會對安全行車造成影響。“有時走到很近才發現有警示標識或攝像頭,儘管當時還未超速,但是心裡多少會有點慌,不自主地突然踩剎車。”一名姓徐的司機表示,他曾因為這個問題險些造成追尾事故。
  部分路段過密攝像頭已抽疏
  人大代表在建議內還提到,東風路、內環路平均每300多米就有一組拍攝點,認為拍攝點分佈過於頻密,有浪費之嫌。
  記者在東風路調查發現,除了路邊一些燈柱型的攝像頭外,一些人行天橋上還設置有電子攝像頭,記者估約了一下,大部分攝像頭的間隔都超過500米,但個別路段還會看到攝像頭有過密的情況存在。例如在東風東路550號附近,記者就看到了道路一處相隔幾十米就有兩組攝像頭。
  “攝像頭應該也分不同功能,有一些是路口闖紅燈監控,一些是治安監控,還有是測速監控,所以應該有些地方過密也是正常的。”一位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說。
  昨日記者致電人大代表葛自丹瞭解到,交警部門在接到建議後,已經回覆表示著手在整理,對於一些路段的攝像頭,已經進行了“抽疏”處理,撤掉了部分過密的攝像頭。
  代表建議健全公示制度
  葛自丹表示,全市交通違法拍攝點應進行合理化設置調整,對一些路段過於頻密的拍攝點抽疏後進行合理佈局,如東風路、科韻路、內環路等,新設點必須在事前進行充分的調研論證並考慮交通參與人的實際行車要求,杜絕在隱蔽處、未經公示的地方設點拍照。
  “此外還要建立健全交通違法拍照點設點公示制度。”葛自丹認為,交警部門應當對全市的拍攝點分佈情況進行實時公示,方便群眾查詢,併在每一個拍攝點前方作明顯標識;對於新增拍攝點,執法前必須通過公共媒體進行公示,廣而告知。
    (原標題:部分路段過密電子眼已“抽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14flvw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